能源价格与美国 CPI 紧密关联
美国CPI中能源价格占比颇高,仅次于食品,且其波动范围远超其他类别。故而,美国整体CPI与能源价格走势高度一致。比如,在初期,国际油价大幅回升,这成为推动美国通胀上升的关键因素,对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。
油价波动左右通胀高低
国际油价在前期出现了显著回升,这直接导致了美国通胀水平的上升。然而,自今年3月起,油价的环比增速有所放缓,并且基数也在不断增加,这使得油价对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的推动力显著降低。这一趋势的变化表明,能源市场的走向对美国通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美国核心 PCE 显示复苏偏弱
在能源与食品因素被排除后,美国核心PCE指数较上月下降了,从2月的1.8%降至4月的1.5%,创下了近两年来的新低。这一现象表明,自今年起,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有所减弱,整体经济状况并不乐观。
欧元区核心通胀更为稳健
与美国相较,若不考虑石油价格影响,欧元区核心通胀走势更为稳定。4月份同比增长1.2%,创下自2013年中期以来的最高点。这一数据凸显了美欧两国在通胀控制方面的不同表现。
产业资本增持预示市场底部
借鉴历史,在市场低点附近,产业资本往往呈现净增态势,增持总额往往上升。观察自2005年以来的数据,除却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间的异常波动时期,在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、2010年5月等时段,产业资本实现了净增持,而同期上证综指大致位于阶段性低点。
产业资本增持源于估值因素
产业资本增仓的主要原因是其估值处于历史低位。依据托宾Q理论,若企业的重置成本超过市场价值,股票价格便会被低估,此时产业资本倾向于增仓。研究数据表明,不论是增仓比例还是总市值不同的公司,在增仓之后,其股价的平均涨幅通常都会超过上证综指的涨幅。
主板成为增持主要目标
产业资本选择增加主板持股,主要因为主板股价相对中小创板块偏低。最近,产业资本增持的频率有所上升,增持行为多集中在主板。在5月份,产业资本竟然实现了4.4亿元的净增持,这一现象显示出产业资本的投资偏好。
精选标的有望获超额收益
依据增持比例、市值大小以及业绩表现,我们能在近三个月内产业资本增持股的公司中,筛选出那些未来收益潜力较大的投资目标。经过科学的分析和甄选,投资者能够更好地抓住投资良机。
大家对今后美国能源成本对通货膨胀有何看法?若您觉得本文有所助益,请记得点赞及转发!